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口蜜腹剑

口蜜腹剑

资治通鉴.唐玄宗天宝元年》:“李林甫为相……尤忌文学之士,或阳与之善,啖以甘言而阴陷之。世谓李林甫口有蜜,腹有剑。”

唐朝李林甫为人口有蜜,腹有剑,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。

后以此形容嘴甜心毒,阴险狡诈。

明.王世贞《鸣凤记.南北分别》:“这厮口蜜腹剑,正所谓匿怨而友者也。”


并列 嘴上有蜜,肚里藏剑。比喻嘴甜心毒,形容狡诈阴险。语本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玄宗天宝元年》:“李林甫为相,凡才望功业出己右者及为上所厚,势位将逼己者,必百计去之,尤忌文学之士,或阳与之善,啖以甘言而阴陷之。世谓李林甫‘口有蜜,腹有剑’。”廖辉英《爱情良民》:“这畏葸小人,一向~,能瞒的他绝不说实话;他大概老早就想甩她了,只是苦无机会,偏偏她自己跑来撞见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阴险狡诈的人。→刀头之蜜 笑里藏刀 佛口蛇心 嘴甜心毒 心狠面善 ↔心慈手软 表里一致。 也作“蜜口剑腹”。


解释嘴上说得像蜜一样甜,肚子里却隐藏着害人的刀剑之心。比喻嘴甜心毒,用来形容口是心非、阴险狡猾的伪君子。

出处资治通鉴·唐玄宗天宝元年》:“李林甫为相,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、势位将逼己者,必百计去之;尤忌文学之士,或阳与之善,啖以甘言而阴陷之。世谓李林甫‘口有蜜,腹有剑。’”

李林甫在唐玄宗时官运亨通,但他为人阴险狡诈,嫉妒贤能,表面和善,心底却不善良。等他做了宰相后,对凡是才能声望、功勋业绩超过自己的,还有那些被皇帝厚待,势力地位即将接近自己的,就一定想尽办法,千方百计陷害他们。他尤其嫉妒文人学士,惯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假装与人家关系友善,表面上说一些好听的话,背地里却施计陷害。时间久了,人们终于发现了他的伪善面目,于是说他“嘴里是蜜,心里是剑”。

近义口是心非

反义表里如一

例句

唐朝的宰相李林甫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。


【词语口蜜腹剑】  成语:口蜜腹剑汉语词典:口蜜腹剑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金消众口

    源见“众口铄金”。形容谗言为害之大。唐李白《送薛九被谗去鲁》诗:“黄金消众口,白璧竟难投。”

  • 千钱买邻

    同“千万买邻”。明高明《琵琶记.蔡公逼试》:“秀才不必忧虑,自古道千钱买邻,八百买舍,老汉忝在邻居,你但放心前去,若是宅上有些小欠缺,老汉自当应承。”【词语千钱买邻】  成语:千钱买邻汉语大词典:千钱

  • 武陵客

    同“桃源人”。元揭傒斯《寻舍弟将东牢宿野店》诗:“茅店溪边冷,松林石上疏。如逢武陵客,风景未应殊。”【词语武陵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武陵客

  • 百钱游

    同“百钱挂杖”。宋苏轼《初入庐山》诗之三:“芒鞋青竹杖,自挂百钱游。”宋陈师道《和江秀才献花》之三:“过我可为千日醉,从公难作百钱游。”

  • 狡兔求窟

    同“狡兔三窟”。清文廷式《广谪仙怨》:“相臣狡兔求窟,国论伤禽畏弦。”【词语狡兔求窟】   汉语大词典:狡兔求窟

  • 河东性

    源见“河东狮子吼”。指妇女悍妒的性格。清陈鼎《邵飞飞传》:“淡淡春衫袅袅腰,菱花自对亦魂消。如何刚狠河东性,相见虽怜总不饶。”【词语河东性】   汉语大词典:河东性

  • 席不暇暖

    汉.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是以圣哲之治,栖栖遑遑。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。”席:坐位。暇:空闲的时间。这个典故是说孔子和墨子都是十分繁忙的人,孔子的席子还没有坐暖,墨子住处的烟囱还没有烧黑,就起身离开了。后来

  • 授环

    《诗经.邶风.静女》传:“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(注:御于君所,指侍奉陪伴君王)。女史书其日月,授之以环以进退之。生子月辰,则以金环退之。当御者以银环进之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一三五引《五经要义》曰:“古者

  • 舞缀

    《礼记.乐记》:“故其治民劳者,其舞行缀远;其治民逸者,其舞行缀短。”郑玄注:“民劳则德薄,酂相去远,舞人少也;民逸则德盛,酂相去近,舞人多也。”酂,犹缀,指舞人的站位。后以“舞缀”指舞乐。南朝 梁王

  • 求鹅炙

    参见:庾悦吝子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