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八不屈
唐.韩愈《昌黎集》卷十三《张中丞传后序》:“(张)巡呼云曰:‘南八!男儿死耳,不可为不义屈!’”事参见《新唐书.张巡传》。
南八,即南霁云。唐人称呼人习惯于称排行,南霁云排行第八,故称。唐将南霁云从张巡守睢阳,为安禄山兵所围困。张巡派南霁云赴贺兰进明军求援,贺兰进明忌张巡功,又自保实力,不肯发兵。霁云拔刀断指,不食而去。睢阳陷落后,敌迫他投降,他在张巡激励下,坚贞不屈,英勇就义。后因用为咏英雄不屈的典故。
宋.谢枋得《初到建宁赋诗》:“南八男儿终不屈,皇天上帝眼分明。”
唐.韩愈《昌黎集》卷十三《张中丞传后序》:“(张)巡呼云曰:‘南八!男儿死耳,不可为不义屈!’”事参见《新唐书.张巡传》。
南八,即南霁云。唐人称呼人习惯于称排行,南霁云排行第八,故称。唐将南霁云从张巡守睢阳,为安禄山兵所围困。张巡派南霁云赴贺兰进明军求援,贺兰进明忌张巡功,又自保实力,不肯发兵。霁云拔刀断指,不食而去。睢阳陷落后,敌迫他投降,他在张巡激励下,坚贞不屈,英勇就义。后因用为咏英雄不屈的典故。
宋.谢枋得《初到建宁赋诗》:“南八男儿终不屈,皇天上帝眼分明。”
亦作“降贵纡尊。”地位尊贵的人自己贬抑身分,嫌卑自处。梁简文帝《昭明太子集序》:“降贵纡尊,躬刊手掇。”并列 纡,屈抑。指地位尊贵的人自动降低身分。南朝·梁简文帝《〈昭明太子集〉序》:“~,躬刊手掇。
源见“优孟衣冠”。借指为官清贫。清 祁隽藻《李文正慈恩诗文衡山西涯图合卷为叶润臣阁读题》诗:“孙叔衣冠子孙落,晏婴市宅尘土低。”
《庄子.知北游》:“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,每下愈况。”正,官号,就是市令;获,是市令的名字。监市,即市魁,就是屠卒、屠人。狶,大猪。履,践踏。正获问屠人践踏猪怎样就知道肥瘦?屠人践踏猪股脚之间难肥的地
源见“冯驩弹铗”。谓冯驩弹铗而歌。比喻贤士怀才不遇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诸贤渡江》:“君门远,冯歌卞泣,泪向暗中零。”【词语冯歌】 汉语大词典:冯歌
同“拔赵帜易汉帜”。比喻改变面目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四:“惜伪古文罅漏太多,弥缝匪易,虽盛气强词,仍不能拔赵帜而立赤帜也。”见“拔帜易帜”。【词语拔赵帜立赤帜】 成语:拔赵帜立赤帜汉语大词典:拔
同“赤绳绾足”。《醒世恒言.吴衙内邻舟赴约》:“若是五百年前合为夫妇,月下老赤绳系足,不论幽期明配,总是前缘判定,不亏行止。”主谓 男女结成婚姻。唐·李复言《续玄怪录·定婚店》载:杜陵韦固,少孤,旅次
源见“文翁化俗”。赞美地方官能注重文化教育,启发民智。唐薛能《送崔学士赴东川》诗:“文翁劝学人应恋,魏绛和戎戍自休。”
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起自寒苦》:“王播少孤贫,尝客扬州 惠昭寺 木兰院,随僧斋餐。诸僧厌怠,播至,已饭矣。后二纪,播自重位出镇是邦,因访旧游,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。播继以二绝句曰:‘……上堂已了各西东
《汉书.贾山传》:“臣闻山东吏布诏令,民虽老羸?疾,扶杖而往听之,愿少须臾毋死,思见德化之成也。”后因以“山东诏”为诏书的美称。宋刘克庄《水龙吟》词:“久已饰巾,尚堪扶持,听山东诏。”【词语山东诏】
同“凤凰琴”。唐杜甫《陪柏中丞观宴将士》诗:“醉客沾鹦鹉,佳人指凤凰。”【词语凤凰】 汉语大词典:凤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