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:割肉
源见“方朔偷桃”。指仙道生活。宋程俱《次韵江子我见寄长句》:“一登文石趋宣室,三窃蟠桃向道山。”
同“虎皮羊质”。《三国演义》三二回:“绍翻身大叫一声,又吐血斗余而亡。后人有诗曰:‘……空招俊杰三千客,漫有英雄百万兵;羊质虎皮功不就,凤毛鸡胆事难成。’”并列 似羊的身体,却披上老虎的皮。比喻外强中
同“弦外遗音”。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四二:“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,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觉无言外之味,弦外之响。”见“弦外之意”。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42:“古今词人格调之高,无如白石。惜不于意境上用力
同“雁足传书”。宋秦观《阮郎归》词:“乡梦断,旅魂孤,峥嵘岁又除。衡阳犹有雁传书,郴阳和雁无。”
《史记.张仪列传》附“犀首”:“犀首者(犀首,魏官名,若后虎牙将军),魏之阴晋人也,名衍,姓公孙氏。与张仪不善。”又附“陈轸”:“陈轸使于秦。过梁,欲见犀首。犀首谢弗见。轸曰:‘吾为事来,公不见轸,轸
同“岘山碑”。卢前《天净沙.道出樊襄先君旧日宦游地也》曲:“杏花时过樊襄,岘首 羊碑在望。”
源见“山公启事”。指甄拔人才的启奏。清吴伟业《寄房师周芮公先生》诗之四:“巨源当日称知己,误玷名贤启事中。”
同“杞人忧天”。清林昌彝《杞忧》诗:“海涸山枯事可悲,忧来常抱杞人思。”
《书.皋陶谟》:“皋陶曰:‘都!在知人,在安民。’禹曰:‘吁!咸若时,惟帝其难之。’”后因以“咸若”颂帝王的教化,谓万物皆能顺其性,应其时,得其宜。唐李邕《春赋》:“律何谷而不暄,光何容而不灼。植也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