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千变万化

千变万化

极言变化无穷,不可捉摸,周穆王西巡昆仑返国途中,有人向他进献了一个名叫偃师的巧匠。周穆王问他有什么本领。偃师答道,随便您要求什么我都可以达到。不过我已经造了一件小玩意,您不妨先看一看。过了几天,偃师带着一个人来见周穆王。周穆王问他,和你一块来的是什么人,偃师答道,这是我制造的一个演员。周穆王很是吃惊,看他走路,跑步,前俯,后仰,实实在在是个真人。按一下他的下巴,便唱起歌子,而且还很合旋律;摸一下他的手,便跳起舞来,而且很合节拍。变化无穷,人想叫他干什么,他就按人意思来办。穆王以为他是个真人,便和他最宠爱的盛姬以及其他美人一起观看表演。表演快要结束时,偃师带来的表演者竟然向周穆王周围的侍妾美人投出挑逗的目光。周穆王大怒,立即下令要杀掉偃师。偃师十分害怕,当即把他带的那个人拆散罗列在地上,让周穆王看,都是由皮革,胶漆,木头、黑白颜色拼凑起来的。周穆王走到跟前仔细一瞧,所有内脏、皮骨齿发全然俱备,但都是假的。再把它们安装起来,便又象刚才见到的那个人一样。试着摘掉他的心,嘴就不能说话;摘掉肝,眼就不能看;摘掉肾,脚就不能迈步。周穆王才高兴地叹道,人的技巧简直可以和老天相比了。下令在后车上载着它返回国都去了。

【出典】:

列子·汤问》:“周穆王西巡狩,越昆仑,至不弇山,反还,未及中国,道有献工人名偃师。穆王荐之,问曰:‘若有何能?’偃师曰:‘臣唯命所试,然臣已有所造,愿王先观之。’穆王曰:‘曰以俱来。吾与若俱观之。’翌日,偃师谒见王。王荐之曰:‘若与偕来者何人邪?’对曰:‘臣之所造能倡者。’穆王惊视之,趋步俯仰,信人也。巧夫!钡其颐,则歌合律;捧其手,则舞应节。千变万化,惟意所适。王以为实人也,与盛姬内御并观之。技将终,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。王大怒,立欲诛偃师。偃师大慑,立剖散倡者以示王,皆缚会革木,胶漆、白黑丹青之所为。王谛料之,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,外则筋骨、支节、皮毛、齿发,皆假物也,而无不毕具者。合会复如初见。王试废其心,则口不能言;废其肝,则目不能视;废其肾,则足不能步。穆王始悦而叹曰:‘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!’诏贰车载之以归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汉·贾谊《鵩鸟赋》:“千变万化兮,未始有极。”


并列 形容变化极多。语出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千变万化,不可穷极。”廖辉英《红尘孽债》:“中侃,任何工作都有它单调的一面,日复一日,哪能~? 但人总是得有起码的稳定性才行。”△用以描写客观事物或主观意识的变化。→变化无穷 变化多端 瞬息万变。也作“千变万态”、“千变万状”、“千变万轸”。


【词语千变万化】  成语:千变万化汉语词典:千变万化

猜你喜欢

  • 骥足

    源见“士元骥足”。喻卓越的才能。唐雍陶《寄永乐殷尧藩明府》诗:“百里岂能容骥足,九霄终自别鸡群。”【词语骥足】   汉语大词典:骥足

  • 吊鹤

    唐.房玄龄等撰《晋书.陶侃传》:“陈敏之乱(广陵相陈敏反),弘(荆州刺史刘弘)以侃为江夏太守,加鹰扬将军。侃备威仪,迎母官舍,乡里荣之。敏遣其弟恢来寇武昌,侃出兵御之。随郡内史扈壤间侃于弘曰:‘侃与敏

  • 孙弘开阁

    源见“东阁招贤”。谓礼敬贤士,延纳贤才。唐韩偓《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》:“孙弘莫惜频开阁,韩信终期别筑坛。”

  • 怨声满道

    见“怨声载道”。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开门受赂,署用非次,天下纷然,~。”【词语怨声满道】  成语:怨声满道汉语大词典:怨声满道

  • 赵孟之贵

    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孟子曰:‘欲贵者,人之同心也。人人有贵于己者,弗思耳。人之所贵者,非良贵也。赵孟之所贵,赵孟能贱之……。’”赵孟,晋大夫赵盾字孟,其后代赵武、赵鞅、赵无恤等均称赵孟。孟子在这段话中

  • 马融羌管

    同“马融笛”。宋无名氏《定风波》词:“凭仗高楼频祝付,说与马融羌管且停吹。”

  • 蕴藉风流

    见“风流蕴藉”。【词语蕴藉风流】  成语:蕴藉风流

  • 陶令壶觞

    源见“陶令酒”。指闲居畅饮。宋戴复古《西江月》词:“昨日将军亭馆,今朝陶令壶觞。醉来东望海茫茫,家近蓬莱 方丈。”

  • 尔为尔,我为我

    你是你,我是我。 表示彼此各不相干。语出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尔为尔,我为我,虽袒裼裸裎于我侧,尔焉能浼我哉!”元.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卷三〇:“尔为尔,我为我,安肯哀矜而辟焉,敖惰而辟焉。”明.李

  • 冯衍不遇

    《后汉书.冯衍传》载:冯衍字敬通,京兆杜陵人。光武帝以其归降较晚,黜而不用,衍上书陈八事,帝将召见,因权贵谗毁而不得入。后“为诸王所聘请,寻为司隶从事。帝惩西京外戚宾客,故皆以法绳之,大者抵死徙,其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