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史.萧思话传》附《萧惠基传》:“当时能棋人琅邪王抗第一品,吴郡褚思庄、会稽夏赤松第二品……宋文帝时,羊玄保为会稽,帝遣思庄入东,与玄保战,因置局图,还于帝前覆之。”南朝宋文帝时,文帝曾让吴郡褚思庄
晋代刘实著《崇让论》以矫正社会竞争名利的风气。《晋书.刘实传》:“以世多进趋,廉逊道缺,乃著《崇让论》以矫之。其词曰:‘古之圣王之化天下,所以贵让者,欲以出贤才,息争竞也……’”
同“射石饮羽”。明高启《次韵答朱冠军游城西之作》诗:“醉归共射草中石,笑擘弓弦霹雳鸣。”
同“梦槐安”。清赵翼《阅欧阳五代史》诗:“忽然梦入大槐安,竟似身登上将坛。”
同“花甲子”。《西游记》二十回:“〔老者〕道:‘痴长六十一岁。’行者道:‘好,好,好!花甲重逢矣。’”【词语花甲】 汉语大词典:花甲
《艺文类聚》卷二九引汉苏武《别李陵》诗:“双凫俱北飞,一凫(一本作“雁”)独南翔。子当留斯馆,我当归故乡。一别如秦 胡,会见何讵央?”后因以“双凫一雁”为感伤离别之词。唐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故兴离别
同“巫山云雨”。明陈子龙《杨伯祥太史奉使册封蜀藩》诗:“自解江皋佩,还成巫雨篇。”【词语巫雨】 汉语大词典:巫雨
见“皇恐滩”条。【词语惶恐滩】 汉语大词典:惶恐滩
同“嘲便腹”。宋陆游《昼睡》诗:“寄语少年辈,未宜嘲孝先。”
草莽:丛生的杂草。比喻在野之人。旧指在野未出仕的人。《孟子.万章下》:“在野曰草莽之臣。”偏正 在野的,没有做官的人。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在野曰:‘~’。”△多用于称人方面。也作“草茅之臣”、“草莱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