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刻凤

刻凤

南朝.梁.刘勰《新论》:“公输之刻凤也,冠距未成,翠羽未树,见其身者,谓之龙鸱(鸱,音chī,鹞鹰),见其首者,名曰鴮鸅(音wū zé,鸟名)人皆訾其丑而笑其拙。及凤之成,翠冠云耸,朱距电摇,锦身霞散,绮翮焱发,翙然一翥,翻翔云栋,三日而不集,然后赞其奇而称其巧。”

公输刻凤,始见朴拙,终成灵异。后因以比喻事始朴拙,不为人所注重;终显神奇,而为人所称诵。

清.李晖吉、徐灒《龙文鞭影二集》上卷:“驯鸡纪渻(见“呆若木鸡”),刻凤公输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瓯无缺

    唐.李延寿《南史.朱异传》(卷六二):“反侯景降,敕召群臣延议,尚书仆射谢举等以为不可许,武帝欲纳之,未决,尝夙兴至武德阁口,独言:‘我国家犹若金瓯,无一伤缺,承平若此,今便受地,讵(jù岂)是事宜?

  • 悲喜交集

    悲伤和喜悦的感情一同涌现,交织在一起。王廙,字世将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王导从弟。少能属文,工于书画,擅长音乐,曾为濮阳太守。司马睿镇江左之时,王廙过江投奔,司马睿非常高兴,以之为司马,旋出为荆

  • 柏舟节

    源见“柏舟”。谓夫死不嫁的节操。明归有光《陆母缪孺人寿序》:“余闻缪孺人遭家多难,盛年寡居,著柏舟之节,终温且惠,淑慎其身。”《聊斋志异.水莽草》:“妻不能守柏舟节,半年改醮去。”【词语柏舟节】   

  • 一江铁锁

    源见“铁锁横江”。指无效的防御手段。清舒位《梅花岭吊史阁部》诗:“一江铁锁不遮拦,十里珠帘尽更改。”

  • 不为五斗折

    同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奉送公定》:“不为五斗折,自无三径资。”

  • 革裹尸

    同“马革裹尸”。元曹文晦《和山居六咏》之五:“有年自许锸随我,万里谁甘革裹尸?”

  • 三保太监下西洋

    明初大规模的远洋航行。三保太监,即宦官郑和(1371-1435年),本姓马,原名文和,小字三保,回族,云南人,其祖与父都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,所以他幼时就对外洋情况有所了解。明初入宫做宦官,从燕王朱棣

  • 开卷有益

    原作“开卷有得”(事迹见前“不求甚解”条)开卷:打开书本,指读书。谓读书有益处。陶渊明辞官隐居,过着寄情山水,有酒辄醉的闲雅生活,不觉老之将至,便给孩子们写信训戒道:“天地赋于人生命,有始有终,我年过

  • 解颐

    《汉书.匡衡传》:“匡衡字稚圭,东海承人也。父世农夫,至衡好学,家贫,庸作以供资用,尤精力过绝人。诸儒为之语曰:‘无说《诗》,匡鼎来;匡说《诗》,解人颐。’”三国魏.如淳注:“使人笑不能止也。”西汉学

  • 横胸十万兵

    源见“胸有甲兵”。指胸有克敌致胜的韬略。清周斌《题大觉风雨闭门斋诗稿和屯艮原韵》之二:“偶思动足三千里,便有横胸十万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