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杨朱路”。五代梁嵩《代母作倚门望子赋》:“杨朱陌上,萧条而恨泪潸潸;汉武台边,宛转而残霞漠漠。”【词语杨朱陌】 汉语大词典:杨朱陌
即此中人、局中人的意思,指深知其中道理或亲历其境的人。宋代苏轼《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》诗:“平生自是个中人,欲向渔舟便写真。”偏正 曾亲身经历其间或深明其中情理的人。宋·苏轼《李颀画
源见“剪发待宾”。谓妇人贤明。明汪廷讷《狮吼记.叙别》:“只是我娘子虽多咏雪之慧,却少剉荐之风。”【词语剉荐】 汉语大词典:剉荐
《管子.地数》:“故天下之君顿戟一怒,伏尸满野,此见戈之本也。”后因以“顿戟”指动用干戈引起兵战。《南齐书.高帝纪上》:“入兵万乘之国,顿戟象魏之下。”【词语顿戟】 汉语大词典:顿戟
如:犹“乃”。 这就是他的仁德,这就是他的仁德。 对人深表赞许之辞。语出《论语.宪问》:“子曰:‘桓公九合诸侯,不以兵车,管仲之力也。如其仁,如其仁’。”王引之《经传释词》:“如,犹乃也。”唐.陈
三国魏.曹植《王仲宣诔》:“强记洽闻,幽赞微言;文若春华,思若涌泉。”唐.韩休《苏颋文集序》:“若乃天言焕发,王命急宣,则翰动若飞,思如泉涌。”此说又见唐.刘肃《大唐新语》、新、旧《唐书.苏颋传》、宋
源见“肤受之诉”。指谗言诋毁。《晋书.刘毅和峤等传论》:“刘毅一遇宽容,任 和两遭肤受。”宋文莹《玉壶清话》卷三:“初,多逊与赵韩王睚眦,太宗践祚,每召对即倾之,上以肤受,颇惑之。”【词语肤受】
五代.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十一:“襄阳诗人孟浩然,开元中颇为王右丞(维)所知……维待诏金銮殿,一旦召之商较风雅,忽遇上幸维所……因得召见……上即命吟,浩然奉诏拜舞,念诗曰:‘……不才明主弃,多病故人疎。
字如蝇头般细小的楷书。详见“蝇头细书”条。【词语蝇头小楷】 成语:蝇头小楷汉语大词典:蝇头小楷
源见“一傅众咻”。喻外来众人干扰。宋 陈三聘《三登乐.一品归来》词:“想当年、持汉节,众齐咻楚。丹忠此日,盛名千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