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党同伐异

党同伐异

原意是指以门户之见排斥打击异己,今指宗派主义严重。东汉桓帝时期,宦官专权,朝政黑暗,陈蕃、李膺等遂联合太学生抨击宦官。东汉政府先后制造了两次党锢之祸,对这些政治上的异己势力进行打击。《后汉书·党锢列传》在概述党锢之祸历史背景时指出:“自西汉武帝之后,政府崇尚儒学,流风所至,士人皆以儒学为依归。以研究经典为业者人员众多,儒家内部也各分派别,以致发生了石渠阁各派为门户之见而互结同门,排斥异己。遵守成法的风气,可以说是很为盛行。”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67第2183页《党锢列传序》:“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学,怀经协术,所在雾会。至有石渠分争之论,党同伐异之说,守文之徒,盛于时矣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辛弃疾《九议》:“持天下之危事,求未尝有之大功,此搢绅之论党同伐异,一唱群和,以为不可者欤?” 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·绪言》:“幸勿比例揣测,谓此事为某人写照,此名为某人化身,致生种种党同伐异意见。”


并列 指存门户之见,同党者互助,异党者伐之。语出《后汉书·党锢传序》:“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学,怀经协术,所在雾会,至有石渠分争之论,党同伐异之说,守文之徒,盛于时矣。”鲁迅《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而且还要有等差,即‘费厄’必视对手之如何而施,无论其怎样落水,为人也则帮之,为狗也则不管之,为坏狗也则打之。一言以蔽之,‘~’而已矣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派别斗争。→诛除异己 朋比为奸 引绳排根←→无偏无党 群而不党 求同存异。也作“党同妒异”、“伐异党同”。


【词语党同伐异】  成语:党同伐异汉语词典:党同伐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还珠

    源见“合浦珠还”。称誉地方吏治卓著。宋黄庭坚《文安国挽词》:“七闽家举子,百粤海还珠。”

  • 庄子鼓盆

   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。鼓,击。盆,瓦盆。《庄子.至乐》:“庄子妻死,惠子吊之,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。惠子曰:‘与人居长,子老身死,不哭亦足矣,又鼓盆而歌,不亦甚乎?’庄子曰:‘不然,是其始死也,我独

  • 张敞笔

    源见“张敞画眉”。借指善取悦于妻子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七:“少白风流张敞笔,写生不数今黄筌。”

  • 荣期三乐

    《列子.天瑞》:“孔子游于太山,见荣启期行乎郕(郕,音chéng,鲁邑)之野,鹿裘带索,鼓琴而歌。孔子问曰:‘先生所以乐,何也?’对曰:‘吾乐甚多:天生万物,唯人为贵,而吾得为人,是一乐也;男女之别,

  • 张敞修眉

    源见“张敞画眉”。谓张敞为美人画的长眉。形容美人眉毛秀丽。清尤侗《好女儿.泥美人》词:“谁向妆台描五色?有顾恺传神,何郎傅粉,张敞修眉。”

  • 檀林

    佛家语。寺院的尊称。唐代张说《西域记序》:“业光上首,擢秀檀林。”唐代李绅《杭州天竺灵隐二寺》诗:“近日尤闻重雕饰,世人遥礼二檀林。”【词语檀林】   汉语大词典:檀林

  • 掷锡

    同“飞锡”。清毛奇龄《蛤上人还住湘溪》诗:“一从掷锡中峰去,二十年来溪路迷。”【词语掷锡】   汉语大词典:掷锡

  • 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

    西汉.司马迁撰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载:楚汉相争时,萧何曾向刘邦推荐韩信。韩信因汉王不重用自己,便逃离汉营。萧何连夜追回韩信,说服刘邦,拜为大将。后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与陈豨共同谋反。吕后乃与萧何谋,“诈

  • 舞鉴孤鸾

    源见“镜鸾”。喻指失偶者的孤独身影。宋方千里《伤情怨》词:“闲愁眉上翠小,尽春衫宽了。舞鉴孤鸾,严妆羞独照。”

  • 雕龙客

    源见“雕龙”。指文章大家。清姚鼐《紫藤花下醉歌》:“过从饮酒雕龙客,百岁风镫迹都扫。”【词语雕龙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雕龙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