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侯门仁义

侯门仁义

庄子.胠箧》:“圣人不死,大盗不止……为之仁以矫之,则并与仁义而窃之。何以知其然邪?彼窃钩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,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,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?”

庄子》指出虽诸侯之家,实为盗窃仁义之名而标榜。后遂用为指责权贵虚伪之典。

唐.刘禹锡《效阮公体三首》其三:“侯门有仁义,灵台多苦辛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蕉梦

    同“蕉鹿梦”。宋张炎《甘州.赋众芳所在》词:“向一丘一壑,留恋年光。又何心逐鹿,蕉梦正钱塘。”

  • 棋逢对手

    原为“棋逢敌手”。棋:下棋。逢:遇到。对手:能力相当的对方。比喻双方本领不相上下,分不出胜负。公元383年,前秦王苻坚率兵百万,攻打东晋。谢安临危受命,负责抵御。谢玄对当时形势很担心,便问计于谢安。谢

  • 五利功

    《左传.襄公四年》:“公曰:‘然则莫如和戎乎?’对曰:‘和戎有五利焉:戎狄荐居,贵货易土,土可贾焉,一也。边鄙不耸,民狎其野,穑人成功,二也。戎狄事晋,四邻振动,诸侯威怀,三也。以德绥戎,师徒不勤,甲

  • 止水为鉴

    参见:止水

  • 返璧

    同“璧还”。《醒世姻缘传》五六回:“童七回送了三两赆礼,两匹京绿布……狄员外返璧了那赆礼,止收了那四样的礼。”源见“完璧归赵”。谓归还原物。陈夔龙《梦蕉亭杂记》卷二:“谈及文忠借银事,自忖归赵无期,乃

  • 顺口开河

    犹信口开河。不假深思,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。《三侠五义》第十回:“四爷忽然省悟,自己笑道:‘我原来是私访,为何顺口开河?好不是东西!’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四:“两位妇人既都不开口,祁老人自然乐得的顺口开

  • 匪躬之节

    《周易.蹇》:“六二,王臣蹇蹇,匪躬之故。”蹇是难的意思。意思是,王宫之臣能履涉蹇难,匡扶王室,不因为私身之故而退避不前。后以匪躬之节喻指不顾自身利害而尽忠王室的节操。亦作“匪躬之操。”唐.韩愈《争臣

  • 桃符板

    同“桃符”。清俞正燮《癸巳存稿.门对》:“桃符板,即今门对,古当有之,其事始于五代,见记载耳。”【词语桃符板】   汉语大词典:桃符板

  • 扼亢拊背

    扼:(è恶)用力掐住。亢(háng航),通“吭”,即喉咙。扼亢,用力掐住对手的喉咙。拊背,猛击其后背。比喻控制要害,抓住关键处,制敌于死命。西汉初年齐人娄敬在为汉高祖刘邦献策时说:“陛下进入函谷关(在

  • 绝缨会

    源见“绝缨”。泛指宴会、聚会等。元无名氏《斗鹌鹑.妓好睡》曲:“绝缨会上难侍立,才烛灭,早魂魄昏迷。”【典源】 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楚庄王赐其群臣酒。日暮酒酣,左右皆醉。殿上烛灭,有牵王后衣者。后扢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