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众口铄金

众口铄金

比喻舆论所共同赞成和反对的,即使金子也能使之熔化。公元前524年,周景王下令改铸大钱。两年以后,他又下令搜集铜铁,铸造编钟。为此,单穆公、伶州鸠等先后进谏,周景王一概不听。公元前521年,编钟铸成。周景王得意地说,编钟的声音一定十分和谐吧。伶州鸠回答道,恐怕未必吧。王问何故。他回答说,在上的统治者制作乐器,老百姓也都高兴,才叫作和谐。现在财富匮乏,百姓疲惫,没有不怨恨的,哪里还有什么和谐呢?再说老百姓所喜欢的,没有实现不了的,其所讨厌的,没有不垮台的。谚谣说:万众一心,就象坚固的城堡,大家舆论,可以使金子熔化。三年内,您两次从民间征集金属,这样下去,恐怕是要垮台的。周景王不高兴地说,你是个老糊涂,知道什么?不过一年,周景王死去,他所铸造的编钟声调也不和谐。

【出典】:

国语·周语下》:“王不听,卒铸大钟。二十四年,钟成,伶人告和。王谓伶州鸠曰:‘钟果和矣。’对曰:‘未可知也。’王曰:‘何故?’对曰:‘上作器,民备乐之,则为和。令财亡民疲,莫不怨恨,臣不知其和也。且民所曹好,鲜其不济也。其所曹恶,鲜其不废也。故谚曰,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今三年之中,而害金再兴焉,惧一之废也。’王曰:‘尔老耄矣,何知?’二十五年,王崩,钟不和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:“何则?众口铄金、积毁销骨也。” 鲁迅《三闲集·述香港恭祝圣诞》:“群言淆乱,异说争鸣;众口铄金,积非成是。”


主谓 铄,熔化。众人的言论能使金属熔化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也比喻谣言多,足以混淆是非。语出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故谚曰: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”鲁迅《三闲集·述香港恭祝圣诞》:“群言淆乱,异说争鸣;~,积非成是。”△多用于舆论的影响力方面。也作“群口铄金”、“众口烁金”、“众口销金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谚曰:‘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’”注:“众口所毁,虽金石犹可销也。”《楚辞》屈原《九章·惜诵》:“故众口其铄金兮,初若是而逢殆。”王逸注:“言众口所论,万人所言,金性坚刚,尚为销铄,以喻谗言多,使君乱惑也。”《晏子春秋·谏上》、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亦载。《文选·江淹〈诣建平王上书〉》:“下官闻积毁销金,积谗磨骨。”

【今译】 古语说,金属虽然坚硬,而众人的诋毁、诽谤甚至能够使金属销熔,足见谗言的可怕。参见〖积毁销骨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谗毁或偏见的力量、影响之大,不容忽视。

【典形】 谤消金、谗口铄金、黄金消众口、积毁销金、金被烁、金凭众口铄、铄金、销金众口、众毁铄黄金、众口铄金、金难铄、销尽犹是金、金就铄。

【示例】

〔谤消金〕 唐·戎昱《送郑炼师贬辰州》:“误将瑕指玉,遂使谤消金。”

〔谗口铄金〕 清·唐孙华《述古》:“谗口成铄金,沉舟由积羽。”

〔黄金消众口〕 唐·李白《送薛九被谗去鲁》:“黄金消众口,白璧竟难投。”

〔积毁销金〕 唐·李白《雪谗诗赠友人》:“积毁销金,沉忧作歌。天未丧文,其如予何!”

〔金被烁〕 唐·皎然《赠李中丞洪》:“见谗金被烁,终期玉有瑜。”

〔铄金〕 三国·曹植《当墙欲高行》:“众口可以铄金,谗言三至,慈母不亲。”

〔销金众口〕 元·耶律楚材《和北京张天佐见寄》:“销金众口嫉居士,好事独君慕湛然。”

〔众毁铄黄金〕 唐 · 孟郊 《连州吟》:“孤怀吐明月,众毁铄黄金。”

〔众口铄金〕 宋·黄庭坚《劝交代张和文酒》:“三人成虎事多有,众口铄金君自宽。”


【词语众口铄金】  成语:众口铄金汉语词典:众口铄金

猜你喜欢

  • 看西爽

    源见“拄笏看山”。借指闲居赏景。西爽,西山爽气。清钱谦益《张藐姑太仆许饷名酒叠前韵奉简》:“马曹官好看西爽,酒郡封移带宿酣。”

  • 祥车

    丧葬时的灵车。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祥车旷左。”汉郑玄注:“祥车,葬之乘车。”孔颖达疏:“祥,犹吉也。吉车,为平生时所乘也,死葬时因为魂车,鬼神尚吉,故葬魂乘吉车也。……车上贵左,故仆在右,空左以拟神也

  • 膺舟

    同“李膺舟”。唐许浑《寄献三川守刘公》诗:“花深穉榻迎何客,月在膺舟醉几人?”【词语膺舟】   汉语大词典:膺舟

  • 湘泪

    同“湘妃泪”。唐李商隐《潭州》诗:“湘泪浅深滋竹色,楚歌重叠怨兰丛。”

  • 吃?亦醉

    唐.崔令钦《教坊记》:“苏五奴妻张四娘善歌舞……有邀迓者,五奴辄随之前。人欲得其速醉,多劝酒。五奴曰:‘但多与我钱,虽吃?(音duī,蒸饼)子亦醉,不烦酒也。’今呼鬻(音yù,卖)妻者为‘五奴’,自苏

  • 尧门

    参见:尧母门

  • 穷鸟客

    《后汉书.文苑传下.赵壹传》:“赵壹字元叔,汉阳西县人也。……而恃才倨傲,为乡党所摈,乃作《解摈》。后屡抵罪,几至死,友人救得免。壹乃贻书谢恩”,书中录有《穷鸟赋》一篇,以自拟。东汉赵壹屡遭治罪之不幸

  • 宁作我

    《世说新语.品藻》:“桓公少与殷侯齐名,常有竞心。桓问殷:‘卿何如我?’殷云:‘我与我周旋久,宁作我!’”桓公,指桓温。殷侯,指殷浩。周旋,应酬,打交道。殷浩不愿正面回答桓温提出的问题,只说自己不干涉

  • 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

    穷:穷尽。 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;变化了,就能畅通;畅通了,就能长久。语出《易.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”宋.李攸《宋朝事实》卷六:“元符三年诏曰:‘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故

  • 彩服娱亲

    同“彩衣娱亲”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觐圣》:“丹心靖主,方在今朝;彩服娱亲,何妨异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