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付之一哂

付之一哂

付:给。 哂(shěn审):笑。指给以一笑,不予理会。沈文奎,明末会稽(今浙江绍兴市)人。清太宗皇太极攻取遵化,沈文奎降清,被安置在文史馆内。沈文奎上奏:皇帝君王治国平天下的道理,奥妙在于《四书》,那里面的事迹都详载历史书籍上。应当选择笔帖式(掌翻译及各种文移事)通晓文章义理的人,秀才见多练达老成持重的人,分别担任翻译讲解,每天进讲《四书》两个章节,《资治通鉴》一个章节。皇上利用听取政治汇报后的闲暇时间,一天知道一点,每月积累,亲身体会,尽力执行,操持概要而措施众多,实行简便而效率敏捷。皇上不要说“这是很难能做到的事”,更不要说“本皇帝是从马上征战得到天下”,又哪里能用这个迂腐儒生的经常议论,而给以一笑,不予理会呢?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239《沈文奎传》9509页:“帝王治平之道,奥(深奥微妙)在《四书》,迹详史籍。宜选笔帖式通文义者,秀才老成者,分任迻(yí一,同“移”,移译,即翻译)译讲解,日进《四书》二章,《通鉴》一章。上听政之暇,日知月积,身体力行,操约而施博,行易而效捷。上无曰‘此难能’,更无曰‘乃公从马上得之’,乌用此迂儒之常谈,而付之一哂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末·黄小配《大马扁》:“康有为两人去后,袁世凯犹是付之一笑,觉他们举动都不必理他。” 章炳麟《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》:“中国下等人,相信《三国志演义》里头许多奇奇怪怪的事,当做真实,但在略读书的人,不过付之一笑。” 鲁迅《鲁迅书信集·致黎烈文》:“但倘遇此辈,第一切戒愤怒,不必与之针锋相对,只须付之一笑,徐徐扑之。”


见“付之一笑”。明·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》20:“若宪宗因此稍加厘正,则于朝政大有所补,正太史公所谓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,则滑稽其可少哉! 惜乎宪庙但~而已。”


【词语付之一哂】  成语:付之一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合璧

    源见“珠连璧合”。比喻日月同升。唐杨炯《浑天赋》:“重明合璧,五纬联珠。”前蜀韦庄《〈又玄集〉序》:“云间分合璧之光,海上运摩天之翅。”亦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等结合在一起。《文明小史》六十回:“管夫人

  • 烟霞志

    源见“泉石膏肓”。谓隐居山林之心志。唐李群玉《送人隐居》诗:“平生自有烟霞志,久欲抛身狎隐沦。”【词语烟霞志】   汉语大词典:烟霞志

  • 蚓廉

    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於齐国之土,吾必以仲子为巨擘。虽然,仲子恶能廉,充仲子之操,则蚓而后可者也。”朱熹集注:“言仲子未得为廉也,必若满其所守之志,则惟蚯蚓之无求于世,然后可以为廉耳。”蚯蚓的廉洁。比

  • 道不拾遗

    谓路有失物,无人拾取。常用来形容民风淳厚。公元前361年,卫鞅自魏逃亡至秦,刚刚即位的秦孝公任命他为相国,封以商地,称为商君。商鞅雷厉风行地推行变法,铁面无私,有罪之人,不管势力多大,也要处罚;有功之

  • 非日非月

    《荀子.赋》:“爰有大物,非丝非帛,文理成章;非日非月,为天下明。”大物,指礼。礼非日月,而与日月同功。后用“非日非月”为歌功颂德的套语。南朝 陈徐陵《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》:“非日非月,苍生仰其照

  • 何郎汤饼

    同“何郎试汤饼”。宋葛立方《雨中花.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》词:“晓试何郎汤饼,暮留巫女行云。”

  • 登坛拜将

    参见“韩信登坛”。见“登台拜将”。【词语登坛拜将】  成语:登坛拜将汉语大词典:登坛拜将

  • 呼庚癸

    《左传.哀公十三年》:“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 氏……对曰:‘粱则无矣,粗则有之。若登首山以呼曰:‘庚癸乎!’则诺。’”杜预注:“军中不得出粮,故为私隐。庚,西方,主谷;癸,北方,主水。”后以“呼庚癸

  • 庞俭凿井

    东汉.应劭《风俗通义》(佚文):“南阳庞俭,少失其父。后居闾里,凿井,得钱千余万。行求老苍头,使主牛马耕种。直钱二万。有宾婚大会,奴在灶下,窃言:‘堂上母,我妇也。’婢即白其母,母使验问,曰:‘是我公

  • 一转语

    《景德传灯录.洪州百丈山淮海禅师》:“今请和尚代一转语,贵脱野狐身。”佛教禅宗参禅时,把以“一语转机锋”称为“一转语”;又指用一句话启发思维,使人恍然大悟。宋.苏轼《苏文忠公诗集》三八《尘外亭》:“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