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五斗谋

五斗谋

源见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喻做官。宋杨万里《甲申上元前闻家君不快西归见梅有感》诗之二:“千里来为五斗谋,老亲望望且归休。”


【词语五斗谋】   汉语词典:五斗谋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长两短

    指意外的事故,通常指死亡。明代范文若《鸳鸯棒.恚剔》:“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,须一路寻上去,万一有三长两短,定要讨个明白。”并列 发生意外灾祸或事故,大多指死亡。《醒世恒言》卷8:“倘有~,你取出

  • 刺虎持鹬

    源见“卞庄子刺虎”、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。喻待机行事,一举两得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六:“臣是以反复于前代以蛮攻蛮之成效,而知刺虎持鹬,功在乘时,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。”并列 比喻待机行事,一举两得

  • 汝南鸡

    《乐府诗集》卷八十三《鸡鸣歌》:“东方欲明星烂烂,汝南晨鸡登坛唤。”题解引《晋太康地记》:“后汉固始、鲖阳、公安、细阳四县卫士习此曲,于阙下歌之,今鸡鸣歌是也。然则此歌盖汉歌也。”《乐府诗集》中《鸡鸣

  • 书颠

    《新唐书.张旭传》载:唐代书法家张旭,嗜酒,常大醉而呼叫狂走,下笔疾书;或以头濡墨而书,当时呼为“张颠”(注:颠同癫)。唐.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.论顾陆张吴用笔》:“张既号书颠,吴(注:唐代大画字吴道子

  • 斫窗

    唐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二:“阳滔为中书舍人,促命草制词,令史持门钥他适,无旧本寻检,乃斫窗取得之,时人号为斫窗舍人。”后遂以“斫窗”为文人才拙之典。宋苏轼《次韵答密州宋国博》:“斫窗谁赴救,袖手良优裕。

  • 总角之年

    源见“总角”。指年少之时。王闿运《皇中宪大夫侯官陈君墓志铭》:“君孝思纯穆,神情渊静,总角之年,研精六艺。”

  • 诔文光夫

    汉.刘向《列女传.柳下惠妻》:“鲁大夫柳下惠之妻也,柳下惠处鲁,三黜而不去,忧氏救乱。妻曰:‘无乃渎乎?君子有二耻:国无道,而贵耻也。’……妻曰:‘将诔夫子之德耶,则二、三子不如妾知之也。’乃诔曰:‘

  • 心有余而力不足

    《论语.里仁》:“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?我未见力不足者,盖有之矣,我未之见也。”心里有多余的愿望,但能力达不到实现愿望之目的。后因以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为愿望美好,但无力实现的典故。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五

  • 不求甚解

    原指读书不咬文嚼字,而领会要旨。现在指领会不求深刻,只停留在一知半解。陶潜(372-427年),又名渊明,字元亮,浔阳柴桑(今江西九江)人。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。出身士族,家道中落。曾任江州祭酒、镇军参

  • 蛮腰

    源见“樊素”。借指善舞女子的细腰。明顾大典《青衫记.坐湿青衫》:“他有樱桃素口,杨柳蛮腰。”【词语蛮腰】   汉语大词典:蛮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