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亏于一篑

亏于一篑

见“功亏一篑”。《尚书·旅獒》:“为山九仞(rèn),~。”


【词语亏于一篑】  成语:亏于一篑

猜你喜欢

  • 七步八叉

    源见“七步成诗”、“八叉手”。相传曹植七步成诗,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,后因以“七步八叉”形容才思敏捷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三七回:“老爷道:‘七步八叉,具有成例;古人击钵催诗,我要击钵了。’”《歧路灯》

  • 死且不避

    且:尚。 连死尚且不逃避。 形容无所畏惧。语出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樊哙曰:‘臣死且不避,卮酒安足辞!’”元.苏天爵《元朝名臣事略》卷五:“事若合理,自是遵行,若不合理,死且不避,况断手乎?’”【

  • 海角天涯

    亦作“天涯海角”。偏僻边远的地方。白居易《春生》诗:“春生何处暗周游,海角天涯遍始休。”并列 比喻极其遥远偏僻的地方。也形容彼此相隔遥远。唐·白居易《春生》:“春生何处暗周游,~遍始休。”△多用于描写

  • 抱马脚

    《后汉书.班超传》:“超还至于阗,王侯以下皆号泣曰:‘依汉使如衣父母,诚不可去。’互抱超马脚,不得行。”东汉.班超在疏勒时,肃宗下诏征超还。超至于阗国时,于阗国人都不愿超回国,抱超乘之马脚号泣。后因用

  • 担山赶日

    《西游记》第六十七回:“行者笑道:‘我……善会担山赶日头。’”“担山赶日”之说,明代早已传述,不过不仅限于“二郎神”之事。今四川灌县民间流传有“二郎担山赶太阳”之说。后因用为战胜自然的勇武行为的典故。

  • 收骏骨

    同“市骏骨”。宋辛弃疾《贺新郎.同父见和再用前韵》词:“汗血盐车无人顾,千里空收骏骨。”

  • 风月无边

    宋.朱熹《六先生画象赞.濂溪先生》:“风月无边,庭草交翠。”“风月无边”,原是称美风景之美,后用着比喻人品、文章影响深广的典故。亦作“无边风月”。元.白挺《西湖赋》:“无边风月,见天地心以志之。”主谓

  • 云台

    源见“云台画像”。指云台画像,功臣名将获得殊荣之所。宋曹冠《蓦山溪.渡江咏湖》词:“丈夫志业,当使列云台,擒颉利,斩楼兰,雪耻歼狂虏。”【词语云台】   汉语大词典:云台

  • 蔡生迎

    同“蔡邕倒屣”。《金云翘传》十七回:“抱璞不收和氏璧,闭关休作蔡生迎。”

  • 白发郎潜

    源见“郎潜白发”。指年老居官低微的人。宋苏轼《董储郎中尝知眉州访其故居留诗屋壁》:“白发郎潜旧使君,至今人道最能文。”【典源】《文选·张衡 (思玄赋)》:“尉尨 (mang) 眉而郎潜兮,逮三叶而遘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