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九回肠

九回肠

九:泛指多。忧思愁苦深重,使肚肠屡次为之回转。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中说:“负罪受辱的人难以安身,地位低贱的人多受诽谤和非议。我仅仅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,就横遭这种惨祸,被同乡耻笑,玷污了祖宗,我还有什么脸面再给父母上坟扫墓呢?即使再过一百代,这种污垢却更严重了。所以我极度痛苦,肠子一天要搅动多次,坐在屋内恍惚迷离,好像丢失了什么;外出时竟不知自己要到哪里去。每当想到自己遭到这种奇耻大辱,混身出冷汗,沾在衣裳上。”后以“九回肠”为咏内心忧愁至深的典故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2《司马迁传》2736页:“且负下未易居,下流多谤议。仆以口语遇遭此祸,重为乡党戮笑,污辱先人,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?虽累百世,垢弥甚耳!是以肠一日而九回,居则忽忽若有所亡,出则不知所如往。每念斯耻,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梁·简文帝《应令》:“望邦畿兮千里旷,悲遥夜兮九回肠。” 唐·白居易《长相思》:“思君春日迟,一日肠九回。” 唐·白居易《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》:“下疾不成双点泪,断多难到九回肠。” 唐·刘禹锡《望赋》:“秋之景兮悬清光,偏结情兮九回肠。” 唐·柳宗元《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》:“岭树重遮千里目,江流曲似九回肠。” 唐·崔橹《春日即事》:“画桥春暖清歌夜,肯信愁肠日九回。” 唐·韩偓《登南神光寺塔院》:“无奈离肠日九回,强摅离抱立高台。” 宋·欧阳修《黄溪夜泊》:“楚人自古登临恨,暂到登临已九回。” 元·倪瓒《风雨》:“灯影半窗千里梦,泥涂一日九回肠。” 元·无名氏《玩江亭》3折:“盼望的我九回肠断,思量的我两眉僝僽。”


偏正 回环往复的忧思。形容忧虑、痛苦已经到了极点。语本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是以肠一日而九回。”唐·唐彦谦《离鸾》:“下疾不成双点泪,断多难到~。”△多用于写人的忧虑焦急的心情。→困心衡虑。也作“九回肠断”、“九曲回肠”。


【词语九回肠】  成语:九回肠汉语词典:九回肠

猜你喜欢

  • 眼中物

    同“眼中钉”。宋李心传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.建炎元年三月》:“时金人在南薰门,谓吕好问曰:‘康王我眼中物,当以五千骑取之。’”【词语眼中物】   汉语大词典:眼中物

  • 祖生击楫

    源见“中流击楫”。表示决心收复失地誓死报国的壮烈气概。景耀月《溯江赠孙中山先生联句》:“祖生击楫言终践,杜老忧时泪尚多。”

  • 马后大练

    《后汉书.明德马皇后纪》:“〔马皇后〕既正位宫闱,愈自谦肃……常衣大练,裙不加缘。“李贤注:“大练,大帛也。”后因以“马后大练”用作后妃俭朴之典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马后大练,孟光荆钗。”【词语马后大练

  • 量金买赋

    同“黄金买赋”。唐黄滔《司马长卿》诗:“汉宫不锁陈皇后,谁肯量金买赋来?”连动 称着金子来买赋。据汉·司马相如《长门赋·序》:“孝武皇帝陈皇后,时得幸,颇妒,别在长门宫,愁闷悲思。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,

  • 啜汁

    本指喝饮残余的羹汤。后多用以比喻乘机邀功取利。《史记.魏世家》:“客曰:‘太子虽欲还,不得矣。彼劝太子战攻,欲啜汁者众。太子虽欲还,恐不得矣。’”【词语啜汁】   汉语大词典:啜汁

  • 惊魂美

    旧题晋.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三《周灵王》:“越又有美女二人,一名夷光,一名修明,以贡于吴。吴处以椒华之房,贯细珠为帘幌,朝下以蔽景,夕卷以待月,二人当轩并坐,理镜靓妆于珠幌之内,窃窥者莫不动心惊魂,谓之神

  • 如山铁案

    见“铁案如山”。

  • 尚方凫舄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指仙人行踪。泛指道士的行踪。元陈旅《送毛真人南还》诗:“左乙象文令虎守,尚方凫舄背人飞。”

  • 去害马

    《庄子.徐无鬼》:“适遇牧马童子,问涂焉……黄帝曰:‘夫为天下者,则诚非吾子之事,虽然,请问为天下。’小童辞。黄帝又问。小童曰:‘夫为天下者,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!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!’”黄帝在襄城之野

  • 汝无面从,退有后言

    面从:当面听从。后言:背后议论。 你不要当面服从,而在背后议论。语出《书.益稷》:“帝曰:‘予违,汝弼,汝无面从,退有后言。’”《汉书.成帝纪》:“公卿其各思朕过失,明白陈之。汝无面从,退有后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