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义愤填膺

义愤填膺

膺,胸。胸中充满了由正义而激起的愤怒。原作“愤气填膺”,后亦作“义愤填胸”。出自唐文宗之语。唐文宗,名李昂(829-840年),唐穆宗第二子。大和元年(827年)在宦官王守澄等人支持下即皇帝位。即位后曾重用李训、郑注等人,希望能铲除宦官,整理朝政。但大和元年(835年)十一月,由李训、郑注等发动的旨在清除宦官的“甘露之变”遭到失败,宦官反倒乘机大杀朝官,并完全控制了唐文宗的行动。十二月,唐文宗至紫宸殿,便对宰相说道:“我每想到贞观、开元之时,再看到今日之事,就常常会胸中充满愤怒。”

【出典】:

旧唐书》卷17下《文宗本纪下》563页:“上曰:‘我每思贞观、开元之时,观今日之事,往往愤气填膺耳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李海观《岐路灯》76回:“国家第一要忠臣,义愤填胸不顾身。”


主谓 膺,胸。正义的愤怒充满于胸中。语本《旧唐书·文字纪下》:“我每思贞观、开元之时,观今日之事,往往愤气填膺耳。”周梅森《沦陷》:“那时他们这帮热血男儿们忙着爱国,整日借集会演说,支援国军,根本没功夫搓麻将,看老伍陪太太搓,还~地骂他‘不知亡国恨,只爱搓麻将。’”△用于由非正义的行为所引起的愤怒。→悲愤填膺 怒发冲冠 怒气冲天。也作“义愤填胸”。


【词语义愤填膺】  成语:义愤填膺汉语词典:义愤填膺

猜你喜欢

  • 钓鳌人

    同“钓鳌客”。唐翁洮《赠方干先生》诗:“独向若耶溪上住,谁知不是钓鳌人。”元关汉卿《单刀会》二折:“本是个钓鳌人,倒做了扶犁叟。”【词语钓鳌人】   汉语大词典:钓鳌人

  • 郢匠挥斤

    《庄子.徐无鬼》:“郢人垩漫其鼻端,若蝇翼,使匠石斫之。匠石运斤成风,听而斫之,尽垩而鼻不伤,郢人立不失容。宋元君闻之,召匠石曰:‘尝试为寡人为之。’匠石曰:‘臣则尝能斫之。虽然,臣之质死久矣。自夫子

  • 饥食首阳薇

    源见“采薇”。指坚守节操,过隐居生活。晋陶潜《拟古》诗之八:“少时壮且厉,抚剑独行游。谁言行游近,张掖至幽州。饥食首阳薇,渴饮易水流。”

  • 怒猊渴骥

    原为“怒猊抉石,渴骥奔泉。”猊(ní倪):狻(suān酸)猊,即狮子。抉(jué决):剔出。骥:骏马。像愤怒的狮子扒石头,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那样不可约束之势。形容书法的笔势遒劲奔放。见唐徐浩事迹。徐浩

  • 一祖三宗

    元代方回编《瀛奎律髓》,推崇江西诗派,倡“一祖三宗”之说。以杜甫为一祖,以黄庭坚、陈师道、陈与义为三宗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.集.瀛奎律髓》:“大旨排西昆而主江西,倡为一祖三宗之说。一祖者杜甫,三宗者,

  • 抱膝

    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亮在荆州,以建安初,与颖川石广元、徐元直,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。三人务于精熟,而亮独观其大略。每晨夜从容,常抱膝长啸,而谓三人曰:‘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、郡

  • 劫后尘

    同“昆明灰”。清 丘逢甲《答台中友人》诗:“归来谁与话酸辛,满目茫茫劫后尘。”

  • 柴车逢元亮

    《文选》卷三一江文通《杂体诗三十首.陶徵君(潜)》:“虽有荷锄倦,浊酒聊自适。日暮巾柴车,路闇光已夕。”江淹咏前人陶元亮(潜)文中套用了陶的《归去来》中有“或命巾车,或棹孤舟,……”语,化为“日暮巾柴

  • 鼓盆之戚

    先秦《庄子.至乐》:“庄子妻死,惠子吊之,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。”后因以“鼓盆之戚”为指丧妻之痛的典故。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小谢》:“家綦贫,又有鼓盆之戚。”偏正 丧妻的悲戚。语本《庄子·至乐》:“

  • 谢郎池

    同“谢家池”。宋姜特立《画堂春》词:“故园二月正芳菲,红紫团枝,一番草绿谢郎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