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广记》卷四百七《灵枫》:“南中有枫子鬼,枫木之老者人形,亦呼为灵枫焉。”(出《述异记》)南方多枫树,树老成人形。故以为詠老枫之典。清.赵翼《静观二十五首》:“有知变无知,连理木不朽。无知变有知,
源见“燃脐”。借指奸佞为篡国夺权或享乐终老所作的准备或打算。明陶宗仪《辍耕录.老苗》:“筑营德胜堰,周围三四里,子女玉帛皆在焉,且以为郿坞之计。”
自的衣服变成了黑的,形容灰尘很多,比喻尘埃污染。晋代陆机《为顾彦先赠妇》诗:“京洛多风尘,素衣化为缁。”金元好问《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》诗:“归来应被青山笑,可惜缁尘染素衣。”均兼喻清白的操守遭到污染。
指原宪甘愿贫穷守道。后以此典形容人操守清高,安贫守道,不苟求合污;或比喻寒士生涯。原宪(约前515年——?),字子思,也称原思、仲思。鲁国人,一说宋国人。孔子学生,春秋末儒者。孔子去世后,原宪就隐居在
《文选.枚乘〈七发〉》:“今时天下安宁,四宇和平,太子方富于年。”李善注:“凡人之幼者,将来之岁尚多,故曰富也。”后因以“富年”指少壮之时。《周书.王褒传》:“昔吾壮日,及弟富年,俱值邕熙,并欢衡泌。
同“南风”。唐吕温《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书事通简僚友》:“方袭缁衣庆,永奉南薰吟。”
同“泣路岐”。唐权德舆《奉和许国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》诗:“风波疲贾谊,岐路泣杨朱。”
源见“藩垣”。比喻屏障辅翼。唐白居易《除某官王某魏博节度使制》:“为我垣翰,永孚于休。”唐陆贽《冬至大礼大赦制》:“方镇乃国之垣翰,禁卫实予之爪牙。”亦借指卫国的重臣。明朱鼎《玉镜台记.王敦失守》:“
《诗.小雅.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韡。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”高亨注:“常,借为棠。常棣,即棠梨树。”《汉书.杜邺传》引作“棠棣”。本为一首申述兄弟应该互相友爱的诗。后常用以指兄弟。三国 魏曹植《求
《晋书.王浚传》:“寻以谣言拜浚为龙骧将军、监梁益诸军事。”“太康六年卒,时年八十,谥曰武。葬柏谷山,大营茔域,葬垣周四十五里,面别开一门,松柏茂盛。”西晋龙骧将军王濬死后,晋武帝司马炎下令为其大修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