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北之耻

三北之耻

战国策.齐策六》:“曹沫为鲁君将,三战三北,而丧地千里……故去三北之耻,退而与鲁君计也,曹子以为遭。齐桓公有天下,朝诸侯。曹子以一剑之任,劫桓公于坛位之上,颜色不变,而辞气不悖。三战之所丧,一朝而反之,天下震动惊骇,威信吴、楚,传名后世。”

春秋时,曹沫为鲁国大将,他率军与齐作战,曾三战连遭败北,失地千里,后称为“三北之耻”,也叫做“三败之辱”。后用为咏曹沫败辱之典。

文选》卷四一汉.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,曹沫不死三败之辱,卒复勾践之仇,报鲁国之羞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聚麀

    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夫唯禽兽无礼,故父子聚麀。”郑玄注:“聚,犹共也。鹿牝曰麀。”禽兽不知父子夫妇之伦,故有父子共牝之事。后以指两代的乱伦行为。《南史.刘述传》:“或诣之,问其母安否。述曰:‘惟有愁惛

  • 直兄

    指竹杖。宋代陶榖《清异录.木.园通居士》:“比丘海光住庐山石虎庵,夜梦人长身清瘦而斑衣,言合身为庵中供养具。俄窗外竹生一箨,花紫箨如梦之衣。既成竹,用为柱杖,曰直兄。”箨( ㄊㄨㄛˋ tuò 拓)

  • 梁鼋栈鼍

    源见“鼋梁”。喻指修架桥梁,浮海渡江。南朝 梁江淹《齐太祖高皇帝诔》:“梁鼋栈鼍,越险浮深。远戎皆觐,上灵必临。”

  • 袁宏泊渚

    源见“咏史船”。指袁宏泊渚夜吟,受谢尚赏识事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郭文游山,袁宏泊渚。”

  • 纳污藏秽

    同“纳污含垢”。宋叶適《东嘉开河记》:“故大川浅不胜舟,而小者纳污藏秽,流泉不来,感为疠疫,民之病此,积四五十年矣。”明谢肇淛《五杂俎.事部三》:“遂使首善贤士之关,翻为纳污藏秽之府。”见“藏垢纳污”

  • 辨鳦鸿

    源见“越凫楚乙”。比喻各执一词,互相争辩。清钱谦益《己巳八月待放归田感怀述事》诗之二:“唐麻感激排狐鼠,汉党分明辨鳦鸿。”

  • 睟面盎背

    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根于心,其生色也睟然,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睟(suì):润泽;盎:通泱、盛。“睟面盎背”,意谓仁义礼智内生于心,外则充满于身体各部,现于面部

  • 灵鹊填桥

    同“乌鹊填桥”。卢前《哨遍.恼毛女峰》套曲:“已然无波古井如心水,还要灵鹊填桥托凤俦。”

  • 采芹

    《诗.鲁颂.泮水》:“思乐泮水,薄采其芹。”芹:水菜名。古代的学宫叫泮宫,泮水是学宫里的水池。旧因称考中秀才入学的生员为“采芹”,或称“入泮”。【词语采芹】   汉语大词典:采芹

  • 求勾漏

    源见“勾漏丹砂”。指避世养生。宋刘克庄《水调歌头.次夕觞客湖上赋葛仙事》词:“苦求勾漏,何意身世远差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