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七情六欲

七情六欲

旧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。七情:《礼记.礼运》:“何谓人情?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,七者弗学而能。”佛教以喜、怒、忧、惧、爱、憎、欲为七情,见《净住子.净行法门.涤除三业门》。六欲:《吕氏春秋.贵生》:“所谓全生者,六欲皆得其宜也。”高诱注:“六欲:生、死、耳、目、口、鼻也。”佛教则以色欲、形貌欲、威仪姿态欲、言语音声欲、细滑欲、人想欲为六欲。见《大智度论》卷二十一。


并列 泛指各种情爱、欲望。《金瓶梅词话》1回:“跳不出~关头,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。”史生荣《教授也是普通人》:“其实,教授也是普通人,和普通人一样有~,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。”也作“五情六欲”。


【词语七情六欲】  成语:七情六欲汉语词典:七情六欲

猜你喜欢

  • 盗不过五女门

    《后汉书.陈蕃传》:“陈蕃字仲举,汝南平舆人也。……复徵拜议郎,数日迁光禄勋。时封赏踰制,内宠猥盛,蕃乃上疏谏曰:‘……采女数千,食肉衣绮,脂油粉黛,不可赀计。鄙谚言“盗不过五女门”,以女贫家也。今后

  • 柴桑翁

    源见“柴桑”。指陶潜。宋朱熹《正月五日欲用斜川故事结客载酒过伯休新居分韵得中字》:“愿书今日怀,远寄柴桑翁。”【词语柴桑翁】   汉语大词典:柴桑翁

  • 殷鉴不远

    《诗经.大雅.荡》:“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。”殷,指殷商;夏后,指夏桀,夏桀荒淫暴虐,为商汤所灭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可以做为殷商的借鉴并不远,被商灭亡的夏朝的沉痛教训,便是一面镜子。这也就是说,殷商的后

  • 方召

    《诗.小雅.采芑》:“方叔莅止,其车三千,师干之试。”《诗》序:“《采芑》,宣王南征也。”《诗.大雅.江汉》:“江 汉之浒,王命召虎,式辟四方,彻我疆土。”《诗》序:“《江汉》,尹吉甫美宣王也。能兴衰

  • 公冶罪

    源见“公冶非罪”。谓无辜而见罪,冤案。宋苏舜钦《寒夜十六韵笑子履见寄》:“念昔罹忧患,唯君共苦辛。漂流数千里,会合十余旬。各闵伤弓翼,卿同煦沫鳞。谁知公冶罪,众笑伯龙贫。”【词语公冶罪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不可端倪

    唐.韩愈《送高闲上人序》:“天地事物之变,可喜可愕,一寓于书。故旭(张旭)之书,变动犹鬼神,不可端倪。”唐.张旭,著名书法家,世称其为“草圣”。韩愈称赞张旭书法鬼斧神工,变化莫测。后遂以“不可端倪”为

  • 祝尧龄

    源见“华封三祝”。古时祝贺帝王寿诞的歌曲。宋周密《武林旧事.圣节》:“第一盏宣视盏,送御酒,歌板色,唱《祝尧龄》,赐百官酒。”【词语祝尧龄】   汉语大词典:祝尧龄

  • 罗钳吉网

    罗:罗希奭(shì是);吉:吉温。钳:古代的一种刑具。网:捕捉动物的用具。比喻酷吏使用毒刑制造冤狱。出自唐罗希奭和吉温的事迹。罗希奭(?-755年),原籍杭州(今浙江杭州),后徙家洛阳(今河南洛阳)。

  • 名显天下

    见“名满天下”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孙膑以此~,世传其兵法。”【词语名显天下】  成语:名显天下汉语大词典:名显天下

  • 墨色如鸦

    源见“涂鸦”。指文章。宋陆游《送苏赵叟赴省试》诗:“敕中墨色如鸦湿,日待东归一笑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