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败涂地

一败涂地

指刘邦在家乡对起义之民众说:如果选择领导将官不当,就会一旦失败,肝脑涂地,不好挽救。后以此典比喻失败惨重,不可收拾。刘邦(前256——前195年),字季,沛(今江苏沛县)人。早年曾任泗水亭(今江苏沛县东)长(管治安警卫之小官)。一次,刘邦奉命押送一批壮丁去为秦始皇修骊山(今陕西临潼县东南)陵墓。途中许多壮丁逃跑,刘邦考虑人跑了,自己不好交差,不如把大家都释放,自己也逃跑。有些不愿跑的就随刘邦逃到山中躲藏起来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,陈胜、吴广在大泽乡(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)起义,许多郡、县人民奋起反抗秦朝统治。沛县县令也想起兵,派樊哙去芒、砀(今安徽砀山县东南)山中请刘邦回来同时起义。但当刘邦带着队伍回来时,县令又怕刘邦人多势众,不让进城。刘邦便写了一封信用箭射进城去,号召城内民众杀死县令,共同起义。城内民众杀死县令,欢迎刘邦进城,并请他当县令。刘邦说:“天下当今大乱,各地诸侯纷纷起事,如果选择领导将官不当,就会一旦失败,肝脑涂地,不可挽救。我不是爱惜自己的性命,而是担心能力薄弱,不能保全父老兄弟。这可是件大事,希望大家再推选能够胜任的人。”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8《高祖本纪》350页:“刘季曰:‘天下方扰,诸侯并起,今置将不善,一败涂地。吾非敢自爱,恐能薄,不能完父兄子弟。此大事,愿更相推择可者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欧阳修、宋祁《新唐书·永安王孝基传》:“夏城坚,攻之引日,宋金刚在近,内拒外疆,一败涂地。” 宋·苏洵《管仲论》:“威公之薨也。‘一败涂地’。” 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卷10:“郡民老幼皆号泣曰:‘杀我总督官,我尚何为生。’壮者助中军殊死战,台军一败涂地,屠其二营。”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74回:“这可是古人说的,‘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’,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,才能‘一败涂地’呢。”


述补 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。形容彻底失败,不可收拾。语出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刘季曰:‘天下方扰,诸侯并起,今置将不善,壹败涂地。吾非敢自爱,恐能薄,不能完父兄子弟。此大事,愿更相推择可者。’”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:“他们倒霉起来,就会一败涂地,不可收拾的。”△贬义。常用于形容军事或体育竞赛或家道败得惨重,无能复起。→一蹶不振 一败如水 落花流水 屁滚尿流 ↔大获全胜 旗开得胜 一帆风顺。也作“壹败涂地”。


解释一旦失败,将会肝脑涂地。形容彻底失败,不可收拾。

出处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天下方扰,诸侯并起,今置将不善,一败涂地。”

汉高祖刘邦在秦朝末年是个小小的亭长,掌管方圆十里的治安。一次,他替县里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服役,不少民夫在半路上逃跑了。刘邦估计,等到达骊山,民夫可能全都会跑光,那时自己也脱不了干系。于是有一天在停下来休息的时候,趁夜把押送的民夫全都给放了。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不愿走,就跟着刘邦一块儿逃难。由于刘邦斩杀了白蛇,头顶又常常出现天子的云气,所以几年中,前来归附的人不断增多。

秦二世元年(公元前209年),陈胜起义后,刘邦也回到沛县,发动那里的人们杀掉原来的县令,响应陈胜。沛县父老想请刘邦担任县令,刘邦说:“当今天下大乱,诸侯群起,如果首领选得不当,就会一败涂地。我并不是过于爱惜自己的性命,只是担心自己能力不够,不能保全父老兄弟。选举首领是件大事,希望你们重新选择能够胜任的人。”但是萧何等人都担心万一大事不成,以后会被秦朝官府诛灭家族,因此都尽力辞让,仍然推举刘邦。父老们也都认为没有比刘邦更合适的人选。刘邦辞让不过,就担任了首领,从此有了一个新的名号“沛公”。

例句

搞阴谋诡计的人,靠整人发家的人,可能得意于一时,但最终都将一败涂地。


【词语一败涂地】  成语:一败涂地汉语词典:一败涂地

猜你喜欢

  • 嘲孝先

    同“嘲便腹”。宋陆游《昼睡》诗:“寄语少年辈,未宜嘲孝先。”

  • 天上石峰

    《南史.徐陵传》:“年数岁,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,宝志摩其顶曰:‘天上石麒麟也。’”沙门:佛教称依戒律修道的人。释:和尚。后人因此以“天上石麟”称颂人家的儿子。

  • 蘧轮

    汉.刘向《列女传》卷二《仁智传.卫灵夫人》:“灵公与夫人夜坐,闻车声辚辚,至阙而止,过阙复有声。公问夫人:‘知此为谁?’夫人曰:‘此蘧伯玉也。君子不以冥冥堕行,伯玉贤大夫,必不以闇昧废礼。故知之。’公

  • 在陋巷

    源见“箪瓢陋巷”。谓安贫乐道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.三和》词:“醉与老农同击壤,莫随人,投献嘉禾颂。在陋巷,胜华栋。”

  • 嗟食

    同“嗟来之食”。唐李绅《却到浙西》诗:“野悲扬目称嗟食,林极翳桑顾所求。”【词语嗟食】   汉语大词典:嗟食

  • 敝帚自享

    同“敝帚自珍”。清包世臣《艺舟双楫.书刘文清〈四智颂〉后》:“唯余事斯,素有微契,而敝帚自享,从无连篇累牍之作。”主谓 比喻东西不贵重,自己却非常珍惜。清·包世臣《艺舟双辑·书刘文清〈四智颂〉后》:“

  • 王阳坂

    同“王阳道”。明王思任《游庐山记》:“柴桑桥……桥石大,有筋脊,不借王阳坂、司马柱也。”

  • 赳赳桓桓

    《诗.周南.兔罝》:“赳赳武夫,公侯干城。”又《鲁颂.泮水》:“桓桓于征,狄彼东南。”后因以“赳赳桓桓”为形容威武雄健之典。《汉书.赵充国传》:“在汉中兴,充国作武,赳赳桓桓,亦绍厥后。”颜师古注:“

  • 汗牛塞屋

    同“汗牛充栋”。清袁枚《黄生惜书说》:“汗牛塞屋,富贵家之书,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?”【词语汗牛塞屋】  成语:汗牛塞屋汉语大词典:汗牛塞屋

  • 落尘

    同“歌落梁尘”。唐黄滔《答陈磻隐论诗书》:“亦犹琴之舞鹤跃鱼,歌之遏云落尘。”【词语落尘】   汉语大词典:落尘